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7|回复: 0

[原创] 小镇漫笔(一)

[复制链接]

297

主题

11

回帖

148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482
发表于 2025-2-23 19:3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蔺峰 于 2025-2-24 12:41 编辑

       小镇漫笔(一)
       第一章、平凡世界
       一条小河流淌的记忆……
       那记忆
       承载着太多太多
       童年天真快乐的美好时光
       用心托起的港湾,家在心里,心在家在……
       掌心上的温暖,掌心上的幸福
       好似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红日!
       她像一张光盘:
       刻录着悠悠岁月的往事;
       她像一本史书:
       字里行间渗透着喜怒哀乐;
       她像一首曲目:
       跳动着酸甜苦辣的音符;
       她像一叶小舟:
       承载着磋跎岁月的脚印;
       她更像一部短片:
       回放着过去完成时……
       生活是一个结,相系相链;
       生活是一碗水,折射年轮;
       生活是一盏灯,驱赶尘埃;
       生活是一张纸,续写春秋!  
       在甘肃武威, 在祁连山的北麓,生长着一个小镇—黄羊镇!在黄羊小镇向北的地方有一所高等学府甘肃农业大学……
       父母都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也是早期的“甘农人”。
       年少的父亲,踌踔满志,告别秦岭清风,离开父母兄弟,一路求学,为着心中的理想,来到农大……
       年华的母亲,胸怀理想,依别蜀乡秀水,离别双亲手足,一路追梦,为着心中的抱负,来到甘农……
       五十年代末,我出生在这个小镇上。笑声、哭声、童声、还有同龄的小伙伴们陪伴着我......
       一条小镇,那里是长辈们艰苦开拓、奋斗拼搏、成家立业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童年长大的味道,有我们姗姗学步的脚印......
       和风梳理着时光的排序,细雨唤醒着年代的沉积。春-暖了!花-开了!风-笑了!草-绿了!
      儿时的记忆总是向外跳着……魂牵梦绕,压都压不住。
       小镇南北走向,天空蔚蓝,阳光明媚,像是在向小镇上的每一个人问好!
       在这个小镇上流淌着一条小河-黄羊河!
       一条小河自东而西穿镇而过,一路执着,奔流不息,清澈的河水,像是在领唱欢快跳跃的歌谣。
       座落在这个小镇上的高等学府,使小镇有了文化的气色。周边的学校、厂房、银行、医院、机关、街道、铁路、村庄、田园、小河等为这个小镇画上了一组丰富多彩的地理符号……
       用匠心与热情打造的校园,简单简约井然有序,校园的大门坐北朝南,大门内外两侧绿树成荫,独特的钻天杨,高大挺拔,笔直昂首。步入校园,一路延伸,正中一个大花园,芍药、牡丹、月季、绣球、菊花等簇拥开放。
       办公楼明窗向南,图书馆藏古今中外,东侧依次是畜牧兽医草业教学楼、学生宿舍、两个学生饭厅,校医院,印刷厂,农机厂。西侧依次是车队、高级平房、三栋家属楼、员工灶、幼儿园,高级平房。
       教学实验农场,动物和植物的世界,猪、马、牛、羊、鸡、兔,海猪、鼠类,玉米、麦田,果蔬……
       教学、科研、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后劲十足,持续发展。
       校园主干道一东一西环绕至北大门……呈中字形。
       看上去办公、教学、食堂、学生宿舍等,都是由苏联专家设计建造。校园中间建有一个四百米周长的田径、足球场,蓝球场、还有各种体育运动器材和溜冰场。(记得当时有个体育教授刘文林,在教我们这群好冰的孩子们学习花样刀和跑刀)。
       其实这样的建筑在水利学校、畜牧学校、西北师范学院、兰州大学等都有,同出一辙。(2018年去俄罗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这样的建筑很普及)。成了当地的一道建筑风格的亮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一段段历史凝铸成一幅幅画面,而这一幅幅画面又被一张张老照片所记载,旧时的生活习俗、人文风尚以及昨天的建筑,曾经熟悉的街道,儿时玩耍的街角……成了小镇成长的记忆碎片,这些交织着的不同记忆碎片,将我带回到昨天,成为内心挥之不去的黄羊情结。
       这些记忆碎片构成一个小镇无穷无尽的时间和物件,这些物件定格了过去的风景,凝固了往昔的记忆,当我翻看、拿起老照片,抬头再看看今天的小镇,会惊叹小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今天的美好生活而感到庆幸和幸福……
       年轮之路让我渐渐步入花甲之年,回首往事,我用真诚的情感、多年的梦想回到了出生地,触摸到了养育我的树木、花草、阳光、空气、触摸到了父辈们的创业之地,隐隐约约听到了老一辈乐观向上的谈笑风声,朦朦胧胧踏在了父母烙印般的脚印上,心头不住的回放着父母从青年走到中年的幸福故事,眼前频频浮现出那个时代珍贵的历史截图……
       小镇不大,人口稀少。小镇人家屈指可数。与我出生在50年代的同龄人,在这个小镇上渡过了单纯、快乐、健康、萌动、玩皮、梦想的童年、少年、青年……
       数十年的斗转星移,几十载的风云变幻,小镇的风霜雨雪,仍带不走,家诞生的地方,小河的蹉跎岁月,仍洗不去,家记录的故事。
       在小镇的河畔,留下了我童年玩耍的痕迹;
       留下了我汇神晨读的影子;
       留下了我当“知青”时“兴修水利”的烙印;
       留下了我“学工、学农、学军”的脚印……
       年年的小镇,储藏着浓浓童年幸福成长的图画;
       岁岁的小河,珍藏着深深儿时快乐长大的笑容;
       年年岁岁,一切都在变化的时光中成长;
       岁岁年年,一切都在变迁的岁月中长大;

       作者:蔺峰
       2015年02月28日
       作者简介:
       甘肃兰州。西北师大会计学、省委党校经管学毕业。青春岁月,知青年代,青春年华,贺兰军魂。以笔为友,以诗会友。作品见诸于省市党报、高校新闻网、校报、校刊,省、市级及国内知名网络平台。并有获奖。作品有诗歌,散文,论文。篇数千章,字数百万。题材广,视角新,与三观同韵,与时代共鸣。著有散文诗集《沁雨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文学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1 )

主办:文朋诗友(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邮箱:bjwpsy@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