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蔺峰 于 2025-2-24 12:36 编辑
小镇漫笔(八)
第八章、青春无悔
1978年11月父母亲又送我和弟弟同年应征入伍,戍边卫国。记得入伍前母亲为我买了块“西铁城”手表,做为送行礼物,好遗憾,这块表最终没能如愿戴在手腕上。母亲取下手上戴的老式“上海”手表给我戴上。这块表陪伴我和弟弟到了部队,到了边防,到了贺兰山,把对家的思念,把对父母的眷顾,把对兄妹的想念,把时光的分分秒秒,都写在表里,写在悄悄流失的时间里。母亲的表戴在手上,把温暖的家装在心里。
小时候就很敬仰解放军叔叔。红领章,红帽徽,绿军装,还有手中的钢枪。我们兄弟俩同在兰州军区20师58团。一个在炮连,一个在高机连。
1978年。这一年,中越之战,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全军备战气氛很浓。我和弟弟刚入伍就经历了新兵连的战前超强度的夜间实战训练。时刻准备奔赴前线。那时部队禁止一切书信往来。1979年2月17日,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全军上下无论新老战士,都处在高度纪律、高度紧张、高度戒备、高度警惕、高度集训、高度表决心的状态。全副武装,真枪实弹。蹲战壕,走夜路,记路标,背口令,上厕所都要挤时间。这段日子与家人“失联”了。近一个月的备战终于结束了。此时此刻,我和弟弟都很想家,很想兄妹。
入伍后,新兵集训结束,通过文化考试,我被分在连部当文书,弟弟在高机连当班长,都属团直分队。而我们连的条件要比弟弟的连队好些。住宿、伙食、文化活动等都比其他连队好。我为连队出墙报,为连队教新歌,大型集会还要在全团面前为自己的连队拉歌。
在部队,我们连队率先在全团范围内建起了面包房、俱乐部,这极大的改善了连队的饮食和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条件比以往更好,更是其他连队所无法比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会经常弄些面包和连部的罐头给弟弟吃。当时部队的津贴是每月4元钱,一年也不过48元。即使这样,我和弟弟还是省着花,有时我会给弟弟些用。因为我在连部情况相对要好一点。那个年代,军帽很流行,俩个哥哥也很喜欢。最后都如愿以偿。俩个哥哥同年、同月、同日结婚,为祝福俩个哥哥新婚之喜,我和弟弟从低微的津贴里挤出近80元,为哥哥们买了两条毛毯,奉上了解放军“叔叔”们给新郎官哥哥们的新婚“大”礼。
几年的军旅生涯,父母书信,字里行间浸透着长辈对儿女的期望……
流在心里的血液,奔腾不息,澎湃着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的疼爱……
部队生活的日日夜夜,这样的书信给了儿女脚踏边疆的源泉动力,给了儿女刻苦训练补充能量的精神食粮。
父母的教诲,成就了我人生的坐标:
热爱祖国,爱党敬业,服从命令,刻苦训练;
学习文化,掌握军事,热爱部队,团结战友;
加强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讲四美”,“四有、三讲、两不怕”,做精神文明标兵;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乐于吃苦;
积极进取,助人为乐,安心部队,踏实服役;
哥哥照顾弟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洒热血,献青春;
经常向父母汇报思想。
短短几句简单惜墨的话,透视着父母亲的人格魅力。
在部队的几年间,我与弟弟相互鼓励,年年受嘉奖,又同在部队入党。
在部队的日子里,无时不牵挂父母、无时不想念兄妹。部队的训练、生活、学习都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兄弟俩同年入伍,这在全军也机率很低,这样的机会也是难得,甚至绝无仅有。部队知道还真有现实版亲兄弟同年入伍,而且还在同一全团直属连队。连队之间仅一步之隔,一个在高机连,一个在迫击炮连。消息就这样被传开了,有人就吹上了“解放军”报,篇幅很大,一时间轰动了全团,走遍了全师,刷遍了全军,产生了影响。
年代的历练就像键盘、就像鼠标,敲定了人生的三部曲。感谢父母亲的培养教育。
现在细细想一想,微微品一品,一个人有了当兵的经历,很光荣、很自豪、很充实、很给力。
回忆我和弟弟在部队的生活、学习、训练和奉献,有苦、有甜、有喜、有憾。苦的是刻苦训练,无怨无悔;甜的是为国奉献,为父母争光;喜的是好男儿中国军人;憾的是没能参战杀敌。入伍三年,可以这样表达真情:
珍藏的记忆,难忘的岁月,军营里一起走过的日子。
一九七八年的十一月,我们应征入伍了,来到了宁夏的贺兰山脚下,开始了人生的新征程。十七、八九的黄金年龄,满身朝气的热血青年,憧憬着戍边卫国的美好梦想。我们有着太多的理想和包袱,离开学校、离开同窗、离开工厂、告别父母、告别兄弟姐妹、告别依恋的家乡,就这样开始了神奇而又向往的军旅生活……
戍边线上,贺兰群下:
这里的一山一石,都用青春的脚印丈量过!
这里的一房一瓦,都用青春的心血渲染过!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用青春的汗水浇灌过!
这里的一景一色,都用青春的热情亲吻过!
这里的一昼一夜,都用青春的铁臂拥抱过!
这里的一方一土,都用青春的胸堂温暖过!
军营在这里扎根!绿花在这里怒放!
火热军旅!精彩人生!
军旅旋律!声声不息!
东面西面南面北面东西南北兵面面俱到
横排竖排并排连排横竖并排连排排有素
一〇〇炮连
贺兰山贺兰水贺兰志甘洒热血追梦铸军魂
兵之营兵之旅兵之圣戎装戍边圆梦写春秋。
作者:蔺峰
2015年02月28日
作者简介:
甘肃兰州。西北师大会计学、省委党校经管学毕业。青春岁月,知青年代,青春年华,贺兰军魂。以笔为友,以诗会友。作品见诸于省市党报、高校新闻网、校报、校刊,省、市级及国内知名网络平台。并有获奖。作品有诗歌,散文,论文。篇数千章,字数百万。题材广,视角新,与三观同韵,与时代共鸣。著有散文诗集《沁雨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