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的代表作品。 当时苏轼因为反对新法被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其郁郁不乐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全词除结尾流露了比较消极、低沉的情绪之外,总的来说,却以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境界雄阔见长,可以说明苏轼词作特有的风格和艺术特征。 咏史、怀古之类的作品,大都是借咏叹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胸襟、情感、抱负,苏轼这首词当然也毫不例外。全词内容包括写景咏史、抒怀三个部分,从古战场遗迹的观赏,引出对古代英雄人物功业的向往和怀念,最终落脚到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怀抱。 上片开头先写自己眺望滚滚东去的长江,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们,都象奔泻而去的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可是,他们所创建的丰功伟绩却未被“淘尽”,面对大江,身临“赤壁”、“故垒”,作者禁不住想起当年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大败曹操的周瑜。“三国周郎赤壁”与前边的“千古风流人物”相呼应,表现了作者对象周瑜这样的英雄人物的仰慕和崇敬之情,也为下文写周瑜埋下伏笔。 “乱石穿空”以下三句,形象地描绘了赤壁一带江面上壮丽的景色。江岸上,石峰挺拔峻峭; 江心里,波涛汹涌, 层层巨浪,卷向崖岸,撞击成团团“雪花”,在月光照耀下构成一幅美妙动人的图画,真是美不胜收。这三句写景十分真切,遣词造句千锤百炼,很可以看出苏轼高度的艺术技巧。可是,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是写不尽说不完的,眼前的景物,作者寥寥数笔也只能勾画出一个诱人的轮廓,启迪读者去遐想。“江山如画”是前面景物描写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挚切地赞颂。“地灵”则“人杰”,“如画”的“江山”,当然会人才倍出,自然就引出下句:“一时多少豪杰”,这“豪杰”指的就是那些“千古风流人物”,当然也包括“三国周郎”。从结构上来说,这两句不但是上片的总结,而且直接引出下片,也就是说,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片起始的“遥想”二字,紧承上片收尾的“豪杰”二字。“豪杰”是泛指,“公瑾”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个,也是“赤壁怀古”必然要“怀”的主要人物,所以以下四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细写周瑜。“小乔”等二句写周瑜少年得志,婚姻如意,地位显赫,才华出众;“羽扇纶巾”写周瑜衣饰与风度,足见其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谈笑”句写周瑜辉煌的战绩,规模如此之大的一次战役,指挥者却谈笑自若,其运筹帷幄高人一筹,临战从容不迫,可以想见。怀念周瑜的业绩,自然而然地就联想到自己的抱负不得施展,“故国神游”以下三句,便转入抒发自己的胸怀、感慨。自己的思想刚刚沉浸在古代火烧赤壁的古战场中,想到周瑜年纪轻轻便建立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自己年近半百,却没有为国家做出多少事情,不由地笑自己多情而又善感,一事无成,不知不觉中头发已经花白了。如上所述,结尾两句,调子未免趋于消极,“人间如梦”的感慨是出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借酒浇愁反映了作者世界观的矛盾,也就是正视现实的“入世”思想和逃避现实的“出世”思想的矛盾。 如此丰富的思想内容,从古到今,由景及物,思绪万千,情感复杂。这些,十分巧妙地融汇在短短的篇幅中,看不到雕琢的痕迹,只感到气魄博大、变幻莫测。豪放的风格加上作者特有的雄健的笔力,联想、衬托、对照手法的运用,使这首词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赋予这首词巨大的艺术魅力,成为让人百读不厌、传诵千古的名篇。同时,这首词对宋词的发展、豪放词派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更不可低估。
2022年7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