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谒戒台寺
文/秋枫赋(行耘)
2013年春,我第一次拜谒戒台寺。不巧的是正赶上那里施工,院子里尘土飞扬、嘈杂之声扰人心境。从三四十公里外的市区赶过来,却无法静心游览寺内一切,满是遗憾的叹息,面对以坛、松著称的京西大寺,我却只能来去匆匆……
金秋,与朋友们小聚 ,有人提议到戒台寺走走,我第一个赞同!早就想去,了我心愿!
“一句佛号,便是彼岸”我敬佛法,却不懂浩繁的佛教典仪,懵懵懂懂地认为不管佛、道,都是普度众生,教化人们向善的主旨;弄不懂教义,却知道秉持一份善良、公正之心为人处世,比天天烧香叩头都有意义。
“礼佛随处净土”,我却更愿意到深山古刹去,游走间,品味那份“庄严国土”,那一份尘世少有的静谧;蓝天古柏,再伴山泉淙淙 ,仰望庙宇的恢弘古朴,无我境地,感受一种世外的肃静清宁,避尘清心的宝地啊!
草漫秋山,松柏郁郁,青黄相济间,红墙灰(绿)瓦寺庙建筑群隐现其中——壮哉、妙哉,京西大寺戒台!
这片佛家圣地西靠极乐峰,东眺京城,北称石龙山,毗邻潭柘寺,属于极少见的坐西向东建筑。
我说过的,不管什么景致,看你与谁同行。有好友相伴,欣欣然,我们一同进入这宗教圣地。
你看那古松百态,有的挺拔笔直,直入苍穹;有的千回百转探出墙垣 ,恰似一条卧龙;还有那棵据说是植于唐代的“九龙松”主杆光滑壮硕,伸展出九棵枝干,华冠蔽日——让我想起了北海团城内的“白袍将军”,他们该是“同宗” 都属白皮松……无论哪棵古松,都有着一千三四百年历史,婆娑的质感中,浸透着历史烟云。走近他,你能听到往昔风声雨声!
渺小如我,站在这些古松下面,唯有仰视与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生命的冥冥中,让我能有机会亲近目睹他们,感恩一份缘吧,千万别擦肩而过,悟出些什么了?别辜负这一次次相逢!
戒台寺,除了古松闻名,自然还有号称“天下第一坛”的戒台。这里是佛教最高学府之一。
站在3.5米高的 戒台下,固有的氛围,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怀着敬畏与虔诚,我学着别人礼佛的样子,转台三周,平心静气洗涤心境。那一刻,真的感到心地澄明,了无杂念的轻松!
外地的不说,北京的寺庙到底有多少?我真说不清。游走间也没少进寺庙——心底的虔诚。大觉寺,天宁寺、白塔寺,还有去过多少次的潭柘寺、雍和宫、碧云寺、卧佛寺……见佛礼拜,遇菩萨上香——我 却不敢说了解诸位尊神。
时至今日,遇到有讲解的导游,我也愿意放慢脚步多听听,借以弥补知识的欠缺。
戒台寺的天王殿,我是第一次 走进去。肃立大殿中央,又见弥勒佛祖那世间最坦然、最真诚、最包容的笑容,不由自主地,你也会生长着愉悦之情,说童心萌动也绝不是夸张——此刻绝没了泛滥的遐想……
我们同游的朋友中,不乏对佛教知识有研究的人。经他们介绍,我记住了天王殿是供奉未来佛和四大金刚的殿堂。记住了“风、调、雨、顺”与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的对应关系。四大天王与风调雨顺 早已广布民间,这和我们久远农耕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吧!怪自己不求甚解啊!
说到弥勒佛祖,我也刚刚知道他就是人们常说的“未来佛”,本来都是不可分的常识,到我这儿都需要知识谱及才成 !对弥勒身后的韦陀护法,在参观中台禅寺时,倒是听进导游的讲解 :韦陀手中的杵是大有讲究的。如果韦陀把杵扛在肩上,表示这方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僧人吃住3天,如果平端手中,表示只招待一天;如果是杵拄在地上,则表示不能招待……
感谢同行的朋友们,于细节处的讲解,也让我了解了佛教大义无边的广博!
时隔三年,我第二次走进戒台寺,观松听涛,礼拜弥勒,收获多多。其实,还有一处是我想仔细走走的所在,那就是千佛阁西面的牡丹院——清代大名鼎鼎的恭亲王曾在此“避难”、幽居了十年!
因了他植下的异草奇花黑牡丹吗?是,也不是。离我们较近的人物和事件曾在这里上演——抛不开的红尘,理不清的历史悬念……留待下次吧,我还会三顾这座寺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