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9|回复: 2

[原创] 周庄小镇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9

回帖

70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03
发表于 2024-1-27 12: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司马从戎 于 2024-1-27 12:17 编辑


周庄小镇

司马从戎


周庄与上海、南京等地靠得很近,按理它早该名声斐然了,但它的彰显却只是近些年的事。

一方面,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很多人“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要纵情山水,颇为不易。只是近些年来,附近所谓“中产阶级”多了一些,争相“回归自然”,于是正中了周庄们的下怀。

另一方面,周庄并非独一无二。先前有苏州挡在前面,上海、南京等地的人们即便有了觅巷怀乡的游兴,首先想到的也是要到苏州去找寻一番。况且,早些年从外地到周庄去也不大方便。

不过,如今苏州自己到底也是熙熙攘攘的闹市了,那些偏静的小巷,不少已经拆旧立新。酒肆茶馆,有些也已褪了原韵。于是,人们寻思,要去散心,便好歹要找一处既能挡住俗意而又平和安静的地方。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说起了周庄。说那里小桥流水,人知鱼乐;几代同堂,长幼相亲。周庄人也善宣传,于是,在同类的几个镇子中,如同里、南浔、乌镇、西塘、朱家角等,周庄渐渐地占了先机。

周庄声名鹤起,还与陈逸飞先生有较大的关系。1984年,陈逸飞先生以周庄“双桥”为题材,创作了一幅油画:《故乡的回忆》,并在哈默先生的画廊展出,反响不错。《故乡的回忆》获得成功,周庄得以更加招人注意。

另外,上海人喜欢到周庄之类的地方去,恐怕也有历史缘由。事实上,许多上海人(或其先人)的祖上或外婆家就是在像周庄这样一类的镇子哦。

如今游人们来到周庄,主要是为了体认那里小桥流水的风情和古典民居之韵。在周庄众多的店铺中,有许多出售各式各样的风景画,很多画面上画的就是周庄的小河小桥和古宅。

周庄的河道为“井”字形,街沿河建,桥因河修。全镇大部分民居为明清建筑,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数十个门楼。我相信,当年要建造这样的房子,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只是街道较窄,先人们可没超前想过今天如何方便游人。

周庄的桥中,最有名的自然当数“双桥”了,一座是石拱桥,一座是石梁桥,两桥相邻,桥洞一圆一方。

除了交通功能,从风景的角度着眼,桥的要义应是其与周遭环境相匹配。“双桥”与周庄窄窄的街面,小巧的店铺,以及缓去的小河相互点缀,浑然一体。“双桥”算是找对了自己的位置,难怪陈逸飞先生对其如此欣赏。当然,我也相信,如果没有陈逸飞先生,“双桥”还会默默无闻许多年月。

周庄是典型的江南水镇,曾在这里拍摄的各种电影和电视剧达三、四十部。据说在香港片《阿呆拜寿》里,男女主角就是在周庄古老的拱桥上演绎了一些故事的。我记得以前看过这部片子,但现在基本上都还给导演了,不过对那拱桥好像还有点印象。

后来,张艺谋先生拍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又把外景地选在了周庄镇外的水乡。看到影片中的巩俐在旧上海的舞台上唱着跳着,伴舞者拿着“米国”、“巴黎”的牌子跑来跑去,不免使人觉得戏谑好笑。可一当镜头切换到周庄的外景地,看到那些飘摇的芦苇和荡漾的水面,视觉上还真的感到不错,不说“在水一方”,也有似“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吧。

周庄家家杨柳,户户码头。如今,码头的功能并未完全消逝,小船仍在摇来摇去。看来码头不可能被废弃,除非周庄解散了,变成什么广场。在那些小河中,不断有游船载着游客缓缓游览,船工们戴着斗笠或草帽。

在周庄的历史名人中,有一位叫沈万三。沈先生于元代中期随父迁至周庄,初以躬耕起家,后来凭借周庄的地理优势进行贸易活动。因周庄北端白蚬江西接着京杭大运河,沈万三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就“先富起来”了。后来在皇帝朱元璋治下,沈万三曾出资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名声可是了得。不过后来朱皇帝还是没有放过他,把他发配到了云南,没多久,沈先生便做了异乡之鬼。

沈先生获得如此下场,令人惋惜,因为坊间并无沈先生恶名。有一说法是:修建南京城墙时,他负责修建的城墙比皇家修建的城墙提前了三天完成,拂了皇家的面子;另外,他又主动向皇帝朱元璋提出,打算以自己的百万两黄金,代替皇帝犒赏三军。他的行为终于惹怒了朱皇帝。新朝初立,朱皇帝可正想借由立威。

沈先生为家乡人民留下了一道名菜:“万三蹄”,即红烧猪蹄膀。“万三蹄”的配料主要有茴香、桂皮、丁香等,肉香味美,如今成了酒家饭店的传统菜,招诱游客们大快朵颐。

周庄街头卖艺的人,唱一曲,便要向听者收取银子。游客如果想听,身上还真得准备一些碎银。只要是双方愿意,这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妥之处。

周庄有刘禹锡寓所遗址,刘公祖籍徐州,卓有诗名。其代表作之一《乌衣巷》诗云: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周庄还有一个三毛茶楼。三毛女士于1989年游周庄后,对周庄印象很好,称其为梦中的故乡。这位可怜的女子其实与周庄并无多少实质性的关联,如今这个茶楼倒是将其悲哀的故事传给了不少游人。

以闹市的后院定位,周庄获得了成功。但匡亚明先生说“人生不到周庄游将是件憾事”,可能只能算是他的个人感受。周庄虽好,尚不致其甚吧。

周庄确实很火。我的看法是,这游人,如今已经太多。人们来到周庄,原本只是想返朴归真,抛掉商业社会里的重荷。若是重铸闹市,岂不违人初衷?而霓虹灯在周庄的出现,决非是周庄的一个进步,而应是一桩很大的败笔。

周庄的商业气息已经过浓了一点,这与游人过多又密不可分。有朋友向我介绍说,西塘现在比周庄要好一些,景致也不错。过犹不及,如果周庄只想变成一个挣钱的“大市场”,前景倒真是不容乐观。

但周庄自己似乎也无能为力,这游客可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呀。也许市场经济会自动地给出一个最终答案,怕就怕那时周庄的传统格局已经面目全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035

回帖

8181

积分

超级版主

超版|散文专栏首席

积分
8181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2-6 22: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娓娓道来,落笔轻灵流畅,袅袅余韵。对古镇的商业化担忧,彰显一种文化责任。
赏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035

回帖

8181

积分

超级版主

超版|散文专栏首席

积分
8181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7-7 14: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亮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文学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1 )

主办:文朋诗友(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邮箱:bjwpsy@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