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司马从戎 于 2023-12-11 11:13 编辑
长沙麓山寺
司马从戎
佛教起源于印度,大约在两汉之际,由陆路和海路传入中国。由于当时湖南远离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原因,佛教在湖南传播的时间相对较晚。
晋竺法崇禅师(浙江会稽人)来湖南建麓山寺,被认为是湖南佛教发展历史的可考之始。
关于麓山寺建寺年代的说法主要有二。传统的说法认为:竺法崇来湘建寺是在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其主要依据是梁宝唱的《名僧传抄》卷八上存目《晋长沙麓山寺释法崇》。梁慧皎的《高僧传》卷四《晋剡葛岘山竺法崇》载:“竺法崇,未详何许人,...尝游湘州麓山,山精化为天人,诣崇请戒,舍所住山以为寺。”
唐李邕撰《麓山寺碑》,其中记载:“麓山寺者,晋太始四年之所立也,有若法崇禅师者,...特为新寺。”南宋僧人志磐的《佛祖统记》第三十七卷在晋太始系年下说:“四年,沙门竺法崇至湘州,麓山庙神,请授净戒,舍庙为寺。”
第二种说法是,麓山寺建于南朝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持此说的学者们认为,成书于南朝梁的《名僧传》(文佚)和《高僧传》都没有明确记载麓山寺建立的年代,而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晚至唐代才出现的《麓山寺碑》,难以令人信服。
另据《高僧传竺法崇传》,其中有竺法崇与孔淳之交游的记载。孔淳之,《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和《南史》卷七十五隐逸上都有传。按孔淳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卒,时年五十九”,可知孔淳之生卒年为公元372-430年,依此,则竺法崇大抵应是晋末宋初人。
此外,《法华经》在西晋初年还没有译出,竺法崇不可能于晋泰始四年间研读这本书。而西晋和南朝宋都有“泰始”年号,这可能是引起错误的原因。以此看来,则竺法崇应是在南朝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才来湖南建立麓山寺的。
不过,对这两种说法的评价和取舍,至今尚无定论。麓山寺究竟建立于何时?佛教何时传入湖南?比较可信的是梁慧皎的《高僧传》对《晋剡葛岘山竺法崇传》进行的考证辨析,可以发现竺法崇来湘州麓山建寺当在四世纪初(公元307-328年)左右。
麓山寺建立以后,东晋陶侃筑杉庵于山下,隋文帝时又建舍利塔于清枫峡,麓山寺碑文所述之频繁佛教活动及群众性修禊活动的开展,使得前往麓山寺参佛、踏青的人士越来越多,麓山寺渐入佳境,成为了“湖湘第一道场”。
唐代麓山寺处于全盛时期,殿堂雄伟,规模宏大。头山门在湘江之滨的赤沙湖(今桃子湖)牌楼口,二山门在麓山门的寺碑亭,即现在的自卑亭,安放李邕《麓山寺碑》处。大雄宝殿在今岳麓书院,前有放生池,两侧为钟楼、鼓楼,沿清风峡回廊婉蜒而上,经舍利塔、观音阁、藏经楼、讲经堂、法华泉(白鹤泉),直至山顶法华台,皆为麓山寺范围。
初唐时期,诗人骆宾王从李长史到岳麓、道林二寺春游,留下了“云光栖断树,灵影入仙杯。”的诗句。
诗人杜甫来到潭州时,曾作《清明》诗: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
那一年清明正好是三月三日,前往参佛的场面是何其壮观!关于寺庙的建筑,杜甫还曾写道:“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唐代大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的《麓山寺碑》,世称“北海三绝碑”,被推为艺林瑰宝。欧阳询的“道林之寺碑”,以及沈传师的“岳麓寺诗”石刻,也都成了镇寺之宝。
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灭佛运动时,麓山寺殿堂全部被毁,僧侣离散。但两年后,新帝赦免所废寺院,寺院又逐步得到了恢复。随后,景岑禅师在旧址上重建了麓山寺,改名麓苑。现寺内“虎岑堂”就是为纪念他重修麓山寺而建的。但寺院的建筑范围在清风峡以上,清风峡以下殿堂未能修复。
宋朝时期,麓山寺成为著名寺院之一,有从悦、智海等著名禅僧出现。从悦,赣州人,是临济宗黄龙派著名禅师真净克文(公元1025-1102年)法嗣,曾住持长沙麓苑(即麓山寺)。
智海,人称“岳麓山禅师”,吉州泰和人,年二十,剃发受戒,辞师游方,经行湖南诸山,迁居麓山寺。后来麓山寺失火焚毁以后,他是主持重建的重要人物,重建时间为宋哲元年至八年(公元1086-1093年)。
北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郡守朱洞在麓山寺大雄宝殿旧址建起岳麓书院,改寺碑亭为自卑亭,把李邕《麓山寺碑》移置半学斋。麓山寺的规模明显缩小。
元、明时,麓山寺两废两兴。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妙光和尚主持在清风峡寺旧址处重建大雄宝殿、观音阁、万法堂、藏经楼等建筑,赐名“万寿寺”。明末高僧憨山大师德清(公元1546-1623年)曾住寺讲经。李东阳、张洵、张邦政等诗人均留下了佳句。
清朝时,在智檀、文惺等法师主持下,对麓山寺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修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都焕然一新。弥篙、天放等诗僧辈出,称为中兴时期。智檀法师有《岳麓衡书》、《剪曼篇》、《滇游集》等行世,文惺法师著有《妙法莲华经笺》、《南岳游仙记》、《岳麓杂咏》等集。弥篙著有《三会语录》、《南岳山居诗》、《岳麓山居诗》等。天放著有《十笏斋诗集》,并编纂《麓山寺志》三卷。
抗战时期,1944年,麓山寺的弥勒殿、大雄宝殿、禅堂和斋堂等大部分建筑被日本飞机炸毁,仅残留山门、观音阁、虎岑堂等建筑。
1953年9月,政府把麓山寺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1983年,麓山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岳麓公园将麓山寺移交给长沙市佛教协会管理。1985年1月,僧人进驻寺内,恢复了中断许久的佛事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相继拨款重修了大雄宝殿、弥勒殿、讲堂、神堂,使得这座佛教古刹又重新初具规模。
麓山寺后殿(观音阁)门前有两株古松,相传一株是六朝时所植,另一株稍晚,植于五代时期。清乾隆年间,暴风将五代松连根拔起,僧人于是补植一株大树,但清光绪年间又遭冰冻雪压被摧毁,僧人再补栽一株。如今六朝松树高约9米,胸径约90厘米。补植的一松,树高约8.5米,胸径约40厘米。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云:“塔级宫墙壮丽故,香厨松道清凉俱。”刘长卿观赏古松时曾感叹:“桂寒知自发,松老问谁栽!”
清宋灿也曾为六朝松赋诗一首。
《六朝松》:
“倚傍全空盖影超,乱槎枒剩怪枝条。
参天黛已森千尺,入世年犹记六朝。
王气看他江左尽,群材都逐岁寒凋。
麓林呵护无千古,肯让风雷一动摇。”
清代名儒王闿运亦为六朝松赋诗一首。
《麓山寺六朝松折后作歌》:
“群松阴阴连道林,一株旁立气萧森。
无心与众斗高古,自爱萧闲云岫深。
游人但讶色苍怪,水经相忘无年代。
晋寺重兴宋及梁,六朝电逝山如黛。
岱华犹无三代松,此松廉耻受秦封。
屈作南朝一名品,冷冷洒洒生清风。
自唐及明少题咏,僻生山峡幽人性。
近来唐罗始知敬,百年游屐破苔径。
谁知贞性不好名,楚风始盛天下惊。
空山偃蹇惯岑寂,安能时听世俗评。
从来前年饱霜雪,去年微冻蚪枝折。
亦如老聃去流沙,非仙非死凭人说。
世中俗人不见松,犹道山光云气同。
寄言知音莫叹息,君不见许由巢父无人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