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9|回复: 0

[原创] 大美三清山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9

回帖

70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03
发表于 2023-12-19 13: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司马从戎 于 2023-12-19 13:54 编辑


大美三清山

司马从戎


我游览过两次三清山。

第一次是工会组织春游活动,我们在蒙蒙细雨中体认了三清山的景色。第二次是暑假期间,我和家人一起游览三清山,其时三清山的旅游条件已大为改善,索道缆车也建好了,因此一路行来,多了一份轻松和从容。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不过,当地人还有一种诙谐的说法,那就是,由于该地经常雾雨朦朦,凡景物,需三次才能看清,故名“三清山”。

要言之,三清山景区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 米。游人们现在来到三清山,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从山脚开始徒步上山行走观景,体力充沛的年轻人不妨如此;第二种是首先从山脚坐缆车来到山腰,然后沿栈道步行游览。

三清山神奇壮丽,它的景观的形成是与适宜的地质、气候条件分不开的。三清山地区10亿多年的地质演化史大致可以分成3个大的演化阶段,以3次大规模的海侵为标志。

中元古代,三清山地区的地壳运动处于沉降阶段,该地区曾被海水浸没达4亿年之久。晋宁运动结束了三清山的沉降历史,三清山地区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

震旦末期,海水又浸没了三清山地区达1.6亿年之久,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奥陶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三清山地区再次变海为陆。在志留纪早期,又发生了第三次大规模的海侵事件。

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结束了三清山地区的海侵历史,使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并产生挤压抬升作用,地面盖层继而发生强烈褶皱,出现区域性地壳隆起。中生代是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的奠基时期。此后,又通过新生代的塑造,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将三清山花岗岩体多次抬升,才形成了现在峰插云天、谷若深渊的地质地貌格局。

大自然的造化,使三清山地区壮丽非凡。简单地说,三清山具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黄山之奇松”的特色,峰峦、峰墙、峰丛、石林、峰柱、石锥、岩壁、峰谷、造型石,这九种地貌在三清山都有典型的展示。

据说,在三清山核心景区有奇峰48座,造型石89处,景物、景观384处。比如,“企鹅献桃”、“海狮吞月”、“雏鸡出壳”、“雾中奇峰”等,都是著名的景点。而其他没有列入在册的景点,则数不胜数。

其中,久负盛名的当属“女神峰”与“巨蟒峰”。在景区东面,有位高达80余米的“女神”依山而立,她高鼻梁、樱桃口、圆下巴,秀发齐肩,端坐凝眸,沉思欲语,形象栩栩如生。深谷中,又有一根长达128米的石柱,直冲云天,犹如蛇身挺立,“巨蟒出山”便由此得名。

由于这两个景点形神兼备,这一柔一刚的两座岩石便被人们赋予了生命和活力,也成为了三清山最具魅力的标志性景观。

沿高空栈道行走是三清山观景的主要方式。三清山栈道是目前国内海拔最高、长度最长的高空栈道。在三清山,要是没有空中栈道,那么,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胜景,游人们就无法观赏了。

西海岸栈道是三清山的第一条栈道,位于三清山的西部,始建于2003年,它面对的是三清山景观最为开阔的景区。其后,2005年,当地启动了东海岸(阳光海岸)栈道建设,2007年启动了巨蟒栈道建设,2008年启动了女神栈道建设,2010年则启动了东南连接线栈道建设。截至2016年,三清山已建有栈道约40000米。

游人们可以选择部分栈道进行行走、观景。在悬崖峭壁之上的栈道上漫步,不见支架、不见吊索,如履平地,非常轻松。如若扶栏俯视,下边则是万丈深渊,也令人心悸。

据了解,三清山栈道下的每一个桩,都要放置5根钢筋,每根钢筋都有2.2厘米粗,每根钢筋都要钻进岩体85-100厘米深,然后灌注水泥,以确保稳固。

在栈道上行走,三清山的景致一览无余。三清山的云海弥漫袭动,林海千姿百态,竹海青翠欲滴,石海变幻万般,花海则争奇斗艳。走在栈道上,往往几步之外,就能发现一幅不同的画境。它们不是虚幻的,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们是人间的仙境。

栈道蜿蜒,峰回路转,草木娇翠,一切都是那么美丽动人!奇、险、秀、绝,是三清山的底色。

三清山的景致从不爽约,对来者一视同仁。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凡夫俗子,巨富商人,还是芸芸众生,三清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峰,都能予人以关怀。在那里没有办公室的烦恼,有的只是轻松和愉悦!

在三清山高空栈道上行走,安全性是有足够保障的。因它不是玻璃栈道,所以人们也不会有心理负担。游人们一边行走,一边欣赏山中景观,至为快慰。山中空气新鲜,氧气充足,也有益于行者身心健康。

三清山的峰峦之上生长着峰林和峰柱,显得峭拔而秀丽。而峰峦的基座往往又是高大的陡壁,落差极大,因此有人将其称为高山尖峰地貌,谓之“秀中藏秀,奇外出奇”。

考究三清山的地貌特征:“峰尖坡陡,棱角分明,石蛋少见”。一方面说明三清山目前仍处于不断缓慢抬升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三清山剥露地表的时间不长,剥蚀程度不及黄山。甚至在山顶的三清宫附近,还能看到来不及剥蚀掉的寒武纪灰岩顶盖,以及属于那个时代的三叶虫化石。

如果我们将花岗岩地貌的发育阶段细分成中老年期、青壮年期、青少年期三个阶段,那么,以石蛋地貌居多的天柱山当属中老年期,黄山72峰应当算是青壮年期,而以尖峭纤细为特点的三清山就正处于青少年期。所以说,三清山的花岗岩地貌仍处于早期发育阶段,以人类的历史长短来说,三清山的美丽将是天长地久的。

自晋朝葛洪开山,三清山被历代道家视作圣境,有所谓“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说。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葛洪与李尚书首上三清山,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此即三清山道教的起端。

历代名家王安石、朱熹、苏东坡等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而后来者置景缀点,摩崖刻石,皆按先天八卦布局,此地遂渐渐成为道教人文之圣地。

现存的三清山道观遗迹,巨石罗列,浑朴端庄,不难想见当年建筑的规模,也不难想见,有过多少虔信者终生盘桓于此,仙风道骨,躯体御风而独立,精神飘然而逸升,抛弃“物我”而融于自然。

三清山得“道”弥彰。唐宋时期,道教日盛,三清山更是仙气缭绕,道观如林。在明代,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贵溪龙虎山一跃成为全国道教的中心,与其相邻的三清山于是也随之水涨船高,旌旗飘展,香火空前。

从空中俯瞰可知,三清宫等历代道教建筑依山水走向,顺八卦方位,进行布局,将自然景观与道家理念合一而为。

三清宫是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的中心,总体建筑面积有500多平方米,是于明朝景泰年间重建的。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三清宫现已显得斑驳残旧。大门两旁有一副石刻对联,“殿开白昼风来扫”,是为上联,“门到黄昏云自封”,是为下联,横批乃是“三清福地”。

三清宫景区的景点设计非常特别,围绕主殿这个核心,前后两殿象征阴阳二极(太极),然后各景点建筑物向四面八方辐射,并与自然景观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这里的建筑规模都不大,但在造型上却有很高的造诣。风雷塔的设计、龙虎殿的位置等,都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运用和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这些人文景观,不仅在总体布局上体现了道家的宇宙观,也充分体现了道家“有无相生”的“变易”法则。风门、逍遥路、冲虚百步门等,往往于迂回曲折处豁然开朗,于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

在造型艺术上,也渗透着道家“动与静、虚与实、巧与拙、藏与露”的朴素辩证法。在整体构思上,三清山道教古建筑又顺应自然法则,依山体,傍山势,融山景为一体而建,人为的穿凿附会的痕迹很少。

总之,以三清宫为中心,方圆数十里,道风浓郁,道境昭然,玄谜隐奥,是以三清山有“天下第一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

虽然三清山景区的开发较晚,但成效斐然。1982年,当地开始进行风光普查。1984年,成立了“三清山自然保护区”,之后改名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三清山风景名胜管理局”,直到现在的“三清山管理委员会”。

三清山景区历经40年的发展,屡经艰难。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风景区变成了今日为人所熟知的名胜景区。2008年,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三清山成功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大会是这样评价三清山的:“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去吧,亲们。去三清山,洗涤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文学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1 )

主办:文朋诗友(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邮箱:bjwpsy@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