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耀光 于 2022-8-7 15:44 编辑
“礼”记
此“礼”记,非彼《礼记》也。 《礼记》是影响力仅次于《论语》的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此“礼”记,是记叙并议论幼儿园孩子给老师送“礼”的一篇短文。昨天上午去超市买菜,路过某幼儿园,见许多孩子在爷爷、奶奶的牵引、护送下,一个个手上捧着康乃馨、红玫瑰等鲜花和礼物走进幼儿园的大门。 我问“这是干什么?” 妻子说“教师节,孩子给老师送礼。” “教师节不是明天吗?” “明天周末不上班,怎么送啊。”我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随后立马又生出许多的“不悟”和不解来:这么小的孩子给老师送什么礼啊?家长这是教孩子从小学会“感恩”呢,还是学习“会来事”呢?老师会心安理得收下这些孩子的礼物吗? 礼,原指祭祀祖先、天神的仪典。西周初期,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礼仪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中国古代是个礼法社会,礼的范畴包罗万象,广泛地调整着人们的行为与社会生活。从“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克己复礼、唯此唯大”,“礼尚往来”,“礼多人不怪”、“官不打送礼的”,“顶礼膜拜”,“礼遇”等古汉语词汇中,我们不难了解“礼”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礼,在今天仍然广泛地反映在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中。 但如今的一些“礼”使许多人感到纠结和焦虑。 就说教师节来了,学生给老师送礼这件事吧,一边是家长苦恼着:教师节到底送不送礼、送什么、送多少?送,礼物太轻,怕拿不出手;礼物太重,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送,可感恩老师,可指望孩子得到照顾。但送也怕老师不收,自己难堪;不送嘛,又怕别人给老师送了,显得自己不懂人情世故,又显得很小气,当然更怕的是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好,心里不踏实。 而老师这一边呢,也很纠结。这“礼”到底收不收呢?不收,怕诚心感谢的家长们不高兴。收了,怕学生间送礼互相攀比,又怕违反了学校的纪律和规定,还怕收了礼没办事,不得心安,自寻烦恼,老师陷入不能收而又不好推、推不掉的境地。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是辛勤的园丁。中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学生和家长表达对老师的感谢,这很正常。但感恩、感谢有很多方法,“礼”作为感谢、感恩的媒介物,能表达并传递出真诚的谢意就行。对于孩子来说,在教师节自己动手制作一张漂亮的卡片,写上真诚感谢的话语,送给老师,也是很好的一份礼物。有位退休老师说“二十年前,我收到过学生自己做的卡片、塑料花,到现在还留着,后来送的礼物越来越贵,而且你感觉得到那是为了送礼而送礼,尊师重教的意思其实越来越淡了。” “礼”,不一定要有多高的价值,能表达谢忱或敬重之意就好。无论在何种人际关系中,如果送礼和收礼的双方,都把眼睛盯在“礼”的高经济价值上,送重金厚礼,这“礼”就变味了,被亵渎了,十之八九有利益交换的勾当。这所谓的“礼”,其实就是一张遮羞布掩藏着的贿赂。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送“礼”不在于它的经济价值要多高,有心就好了。是的,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但也要防止送礼中的不当做法和想法污染了孩子们的纯洁心灵,污染了学校、幼儿园这块净土,这两者同样的重要,千万不可偏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