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祁山剑客 于 2025-2-26 10:18 编辑
《太极图说》全文译注(宋·周敦颐 原著 | 现代汉语全译本) 第一章 宇宙本源论 【原文1】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译文1】宇宙最初是无形无相的“无极”,从中演化出蕴含万物的“太极”。太极开始运动产生阳气,当运动达到极致便归于静止;静止中又孕育出阴气,当静止到顶点则再度运动。动与静互为依存根本,由此分化出阴阳两种本质力量,形成了天地两极的雏形。 第二章 五行生克论
【原文2】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译文2】阳气发生变动与阴气相互交合,从而化育出水、火、木、金、土五行元素。这五种能量按照规律流转分布,推动着春夏秋冬四季有序更替。 第三章 万物生成论【原文3】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译文3】五行本质上仍是阴阳的演化,阴阳又统摄于太极之中,而太极的根源在于无极。五行各自具备独特属性,无极的精微本质与阴阳五行的精华通过玄妙结合,最终凝结成具体存在的万物。 第四章 人类独特性
【原文4】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译文4】天道的阳刚之气形成男性,地道的阴柔之气形成女性。阴阳二气相互激荡作用,衍生出世间的万千事物。万物在生灭循环中永续变化,只有人类汇聚了天地间最精粹的能量,成为最具灵性的存在。
第五章 圣人教化论【原文5】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译文5】人类形体生成后,精神便具备认知能力,仁、义、礼、智、信五种本性受外界触动,导致善恶分野,世间纷繁事务由此产生。圣人确立中正仁义的道德准则,倡导清静修养之道,为人类树立至高的行为标准。 第六章 天人合一论【原文6】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译文6】因此圣人的德行与天地运行规律相契合,智慧如同日月般光明,行为遵循四季轮转的秩序,预判吉凶如同通晓鬼神之道。遵循此道的君子获得福泽,违背者必遭灾祸。 第七章 终极真结论【原文7】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译文7】所以说:“确立天道的根本在于阴阳,确立地道的根本在于柔刚,确立人道的根本在于仁义。”又有言道:“追溯万物的起源与归宿,便能通晓生死奥秘。”《周易》的伟大,正在于揭示了这些终极真理! (翻译/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