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 于 2024-7-2 20:50 编辑
外语教学札记七则
札 记
—— 李世纯 - 中国 长春 - 1992年2月
扪心自问
一个外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他刚刚接受了自己父母的说劝之后,在他刚刚耐心地坐下来,又一次打开外语课本之后,作为他的老师,我们应使外语怎样出现在他的面前呢?在他的心幕上,外语曾是坚不可摧,可是,在外语这坚不可摧的面具上,是否还有因我们教师的某些原因而画上的一笔呢?
义不容辞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掌握外语似乎是一些人的必经之路,而这段路却又总是以着某种障碍的形象呈现着。这个障碍往往有些让人望而却步,无可奈何。“病孩”在无力地“抽泣”,“患者”在微弱地“呻吟”,他们的家人忧心如焚。此时,“医生”的恻隐是不够的。一个好医生应做的至少是尽快使病人解除痛苦,外语教师应做的至少是尽快让外语从他的课堂上、书本里解放出来,使它变身学生手中得胜的武器。
先做学生
使学生顺利地接受外语的方法之一应该是让他们先接受教师这个人,这很可能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旋律。某些学生长期倦怠外语的起因之一,或许就是他们的老师一时的“哗众取宠”,一次的危言耸听。如果说知识的传授需要硬件,那么它就该包括一个教师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一个教师公正无私的人格力量。这当然得来自学习、学习、再学习,来自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来自不断地研究新问题。
爱屋及乌
“近朱者赤”这话虽说带有几分形而上学,可辩证地看,却也反映了客观作用对主观世界的影响不可低估。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视学生为主体,教师自己充当客体,让学生因喜欢而接受教师,进而因喜欢而接受教师授有的知识,这是否也是通往罗马的一条路呢?应该承认,学生的思想、意识确是不稳定、不成熟的,他们这个时期的盲目性、随意性确是很强,这确是事实。这也正是好事,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正好可藉其可塑性,使其因热爱我们这“教师之屋”而接受我们那“知识之乌”。
触类旁通
学了有用的知识,只是把它硬记一气,交给笔记,束之高阁,并不运用,那么这些知识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就这话本身而言,在多数同学听来,似乎等于大道理,感觉是抽象的,这时,不妨用“掌握一物,不是做功,投出,才做了功”加以解释。这么一来,结果就不一样,大道理变得直观了、易解了、可取了,教学中很多事情也就好办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唯鱼是念”之“是”去解“something which”中之“which”,可以让他们用“X+ 0”不是减式,去解“have nothing”不是否定句。面对整篇外文,暂时后进的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此时,我们可以通过类似“等量的同分量相等”的知识,先从心理上鼓励他们去藐视困难,再用类似“等量的同倍量相等”的知识帮助他们在集中全部精力弄懂一、两个实际单句的基础上,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进而提高理解整篇外文的勇气。学生常常是无意地将各科知识孤立起来、对立起来,使学科量与记忆量、理解量总成一比一,而教师则应有意地引他们将各种知识联系起来、统一起来,让付出这个变量的增长大大小于学科量。我们种一瓜而得十瓜、种一豆而得十豆不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吗?
围魏救赵
加工不当的知识多半是难接受的,未经加工的知识更可想而知。学生对外语没有食欲、或消化不良,这与教师的烹调方法有直接关系。人们大都趋于先入为主,学生阶段更是如此。教师把外语烧成苦的,学生的反射十之八九也是苦的。烧成甜的呢?苦感就不见了?这也未必。确切地说,我们是否还要注意到,有相当量的阻力并非来自外语或外语课本身。教学实践时常暗示我们:当我们稍加解释“乘”不同于“乘以”,便可以使学生将中文“一乘二”准确地译成“multiply two by one”。我们可以帮助一些学生在分清中文“捡”与“拣”、“须”与“需”、“作”与“做”、“住”与“驻”、“实验”与“试验”之后,轻而易举地解除“take…up”、“pick…up”……这些近义词给同学们带来的记忆烦恼。我们还可以因说明了“事物是相对的、暂时的、发展的、变化的……”而避免因解释同一个“in…”为什么在这里是状语、在那里又成了定语而造成的口干舌燥。这些来客貌似平平,却大伤了同学们与外语之间的感情。我们当然都不反对闻鸡起舞,也不反对子夜掩卷,而当我们完全可以做出少量的投入,去围其他学科之“魏”,以救外语学科之“赵”的时候,为什么还总要把功用在游说学生非得以成年死记墙下为乐、累月硬背灯前为荣呢?
救人救策
“授于人家一杯水,自己得备一桶水”,这话恐怕我们的学生也能说得出,可是,作为一个教师,是否应深思一步这“杯水”与“桶水”的关系呢?他们只能是量的不同,不能有质的差异吗?应该有。这桶水不应只是“1水”加“2水”加“3水”……,还应是“水1”加“水2”加“水3”……。一个教师的知识当然是越广越好,但最首要的知识应是一种自觉——一种在学生那里造成一种感应的自觉,这种感应就是:以自己所熟悉的各科知识为材,建造一只通往未知口岸的船。外国的名人说:知识就是力量,中国的名人说:有了正确的东西,只是把它空谈一阵,并不实行,那么它再好也是没有用的。这两个说法哪个更负动力呢?中国的庶人早有答案:不能手捧金碗要饭吃。相形之下,大概是中国人略胜一筹,因为我们中国人知道金碗不是饭,得利用金碗才能得到饭,这等于在说:利用知识才是力量。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一个教师真正要做的,与其说是教知识,不如说是示范运用知识的全过程,或者说:一个教师最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启迪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
I live with Him—I see His face 跟 他 在 一 起 ——Emily Dickinson / 艾米莉·狄金森
1. I live with Him—I see His face— 看着他的脸,让我告诉你,来客呀我的日落: I go no more away 跟他在一起,不想再分离,我要寸步不分离; For Visitor—or Sundown— 告诉你吧,我的来客呀我的日落:窃窃私语, Death's single privacy 窃窃私语,这是我的绝世小秘密,窃窃私语;
2. The Only One—forestalling Mine— 嗯,告诉你吧——我的来客呀我的日落: And that—by Right that He 跟他在一起,悔婚保权益,跟他在一起, Presents a Claim invisible— 预警有神器——神器呀,悄悄悄悄地呀, No wedlock—granted Me— 他悄悄给了我,这唯一呀,唯一牵手礼,
3. I live with Him—I hear His Voice— 啊——告诉你吧,来客呀我的日落: I stand alive—Today— 啊——跟他在一起,听信他的话语, To witness to the Certainty 生活呀生活——我这每一天的生活, Of Immortality— 见证见证呀:地久天长,毋庸置疑;
4. Taught Me—by Time—the lower Way— 啊——简简单单,大言至简,时间呀时间, Conviction—Every day— 它简单至简教会我:坚定自信,从容不迫; That Life like This—is stopless— 啊——纵是生活有万变,每一天呀是证言: Be Judgment—what it may— 坚定自信,从容不迫跟他在一起,不会离 ... ...
一. 原 文 / '解 '读 / 中 译 文
FOR ONCE, THEN, SOMETHING —— Robert Frost ( USA / 1874 - 1963 )
一 蹴 而 就 —— 罗伯特 - 弗罗斯特 ( 美 / 1874 - 1963 )
—— '解 '读 / 翻 译 - 李世纯 - 中国 长春 - 2015. 7. 26
OTHERS taunt me with having knelt at well-curbs 呵呵,跪在井台儿上,他们笑我总是跪在井台儿上, Always wrong to the light, so never seeing 错对焦点看,看我自己的,井水给我自己的, Deeper down in the well than where the water 那张炎炎夏日,绚丽辉煌,欢天喜地,赏心悦目相; Gives me back in a shining surface picture 再往深往下,把井下那吹吹呼呼云山雾绕看穿, My myself in the summer heaven, godlike 把井壁那圈儿萋萋蕨草看透,呵呵,no,no, Looking out of a wreath of fern and cloud puffs. 他们笑我呦,跪在那儿的我呦,哪有上帝那个本事呦;
Once, when trying with chin against a well-curb, 用下巴,用下巴,喏,这次我试着用下巴,哎——嘿, I discerned, as I thought, beyond the picture, 下巴支在井台儿上,嗯,不出我想象,那张悦目相, Through the picture, a something white, uncertain, 透过那张悦目相,在那边儿,瞧,看似有个什么白的上 ... ... Something more of the depths—and then I lost it. 您瞧您瞧,往下再往下,嗯——嗯,怎么它又不见了 ... ... Water came to rebuke the too clear water. 哦,这次是水太清了,哦哦,这是水又不干了——
One drop fell from a fern, and lo, a ripple 这不,正等垫底儿的,看它能是啥,啪啦——
Shook whatever it was lay there at bottom,
就在节骨眼儿,自打那圈儿蕨草那儿,啪啪啦啦,Blurred it, blotted it out. What was that whiteness?
甩甩嗒嗒它下来啦,下来化了没了;那白的,是啥呢?
Truth? A pebble of quartz? For once, then, something.
真情在?卵石块儿?哎——呦,咋想咋是喽,一蹴而就喽 ... ...
1. 小诗立意隽永,语感诙谐,堪称如题《 咋 想 咋 是 》,实至名归一语N关,令读过难免理性迁移至少在意识形态——大千世界,色彩斑斓,气象万变,确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究其真情真意,世人须有自信,有主见,有魄力,有实践;一分心智,一分如愿,否则,所作屈从权威,所为违心陈规,理念刻舟求剑一成不变,一生用别人眼睛,别人思想认知天下,势必一举一动,咋做咋受,因果相接,枉自任何追求
9. 翻译至少该是工笔,不是写意,更不是素描,同时,翻译应该不是演义,不是改写,更不是所谓“再创造”;翻译应是:始终、一切,以原文做规范、做楷模,做样板、做靶标,不褒不贬、不偏不倚、精准到位,再塑造、再铸造,无毛刺、无砂眼、无装饰,无添加,多维、模拟、仿真,再现原文主题内涵、主题表现艺术(修辞)、主题外延张力最大化;中外互译,的确也像描述某哈姆雷特:参考信息可有百个、千个,而最终采信、确认、依据信息只有一个——那个唯一原始文本,那个唯一真实哈姆雷特;中外互译,不是中外演绎、中外戏说;中外互译须恪守忠信、顺达、雅合三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分主次,相对独立,不容短板、互为鼎立;在理解原作阶段,恪守不符原作语种语法不采信,不符原作语种语法、目标语言再达、再雅不采纳;在译成目标语种阶段,则不拘泥目标语种语法;翻译永远是请示,不是诠释,永远为作者、读者、自己,在人格、才识、品位三项负全责;中外互译,归根结底,人文互译;古今中外,所有词典,辞书,仅用于说明解释、学习研究人类语言,不汇集收录、制约规划人类语言,他们只是语言小岛,不是语言大海;一个单词、一个文字,无论中外,其真正含义、生命活力,不仅在专家学者辞书、词典、时尚强大线上机翻,不仅在词法、句法、语法,更多体现在实地、实践、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中语言、语句、语境、篇章字里行间;翻译该是笔者言者原始文本语本互译,无需只字传闻轶事,臆想臆断,沉浸植入,装裱配饰;翻译要完美原意,须同观原作视野,置身原作境地;翻译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传递,原意传递要完美,其载体修辞,修辞差异切换、对接,不可或缺
10. 本作译文尚有无奈数笔,期待更多诗友译友,为宣誓全世界,昭告天下人,中国翻译,中国汉语,无出其右,深入探讨,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