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2-19 20: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增加和扩展,人类因不断繁衍而人数增加,以及各家族各部落的不断融合壮大,人类已经开始有了分工合作,有了管理机构,比方说有的专门从事狩猎,有的专门从事农耕,还有的专门从事放牧,当然,也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领导这些分工合作者,在管理机构中,又有专门从事文字工作者,这些文字工作者的任务便是,加速文字的创作,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内容,正因为有了专业的文字即文学工作者,使得文字数量大量增加,文学内涵越来越丰富,加上人们已经开始用竹子制作成竹简,竹子相对于龟甲骨头之类更容易获取,且容易加工成竹简,每片竹简之间用绳穿起成串,这样既便于携带,又便于展开咏颂和演唱,而且卷成一卷后不易散落。由于竹简的发现和使用,使得诗歌不但可以继续从人们口口相传的诗歌中谱写成文字诗歌,同时也开始了不需要依靠人们口口相传的口语式诗歌,利用现有文字,从中进行创作,这也是专业诗歌作者的萌芽,即他已经可以根据观察人们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进行创作。在这个阶段,口语式诗歌存在于普通的民众之中,因为他们大多数人不识字,也就看不懂文字诗歌,也就无法演唱。文字诗歌则流行于管理阶层及少量的民众,他们识字,因此可以演唱文字诗歌,而且他们已经开始有了统治阶级的萌芽壮态,认为自己比普通民众要高一等,不屑于再去演唱那些普通民众的口语式诗歌。慢慢地,文字诗歌便成了管理阶层即统治阶级的专属产品,口语式的诗歌则成为普通民众的演唱方式。文字诗歌由于可以携带传播,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占据了诗歌主要阵地,直至今天,我们所说的诗歌,实际上就是文字诗歌,而流传于民众之中的口语式诗歌,因为在以后的时间里,没有人再去将他们谱写成文字诗歌,传唱的人又局限于某一地方,由于各个地区之间的社会发展差异,文化习俗差异,各地口语式的诗歌很难以相互沟通。因此,很多的口语式诗歌就慢慢地消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