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0|回复: 0

[评论] 山子影诗话(四)

[复制链接]

319

主题

7

回帖

112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20
发表于 2024-5-25 06: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子影诗话(四)
作者 山子影

        收藏2019-5-30 08:21:49 中国诗歌论坛
@ 关于新韵旧韵之争
        有些人坚决反对用普通话写格律诗。对此,有些人以牙还牙。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泥古不化,真是其蠢无比”、“用平水韵,不代表作者的身份与水平,只能代表固执的僵化与快意的自残”的尖锐批评。其语言之激烈,无异如谩骂”或“指责”。如此极端主义,有失“学者”的体面和风范。
        新韵旧韵之争,就像对“雌马是千里马”还是“雄马是千里马”争得不亦乐乎一样没有意义。
        当代诗词创作是押新韵还是押旧韵,尽可自由选择。打麻将也有老法新法。没有理由各执一端,攀一棵树上摘桃子。押新韵的,不应诋毁旧韵;押旧韵的,不应诋毁新韵。我们创作的旧体诗词既要富于时代感,又要有诗意和美感。这其中的道理,该是无须赘述的。
        旧体诗词创作不以押何种韵为原则。无论押何种韵,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写出好诗来,有诗味,有好句,能被大多数人认可。否则,新韵也好,旧韵也罢,写不出好诗来,都是瞎忙活。只是叫唤,声音再高,也没用。
        我对新韵旧韵之争不感兴趣,就像对“雌马是千里马”还是“雄马是千里马”争得不可开交一样不感兴趣。2018-5-23

        收藏2019-5-27 08:04:02 中国诗歌论坛
@ 关于“直觉之见出情趣与意象的融合”,对旧时颜色诗友的回复
诗=感觉之注入了思想与情感的形象凝结(艾青)
诗=直觉之见出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朱光潜)
蓝华增在其著作《意境论》中的这两个公式,明确表达了
艾青和朱光潜的诗美学
艾青的“情感”论与朱光潜的“情趣”论是不同的
艾青的“情感”是受明确的思想和理智所制约和支配的
这种诗美境界是王国维在巜人间词话》中所说的“有我之境”
而朱光潜的“情趣”论则相反。他从他的直觉论出发
排斥联想在诗的欣赏和创作的形象思维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是一种“无我之境”
朱光潜的诗美学源于意大利美学家克罗奇
朱光潜“直觉”论的“直觉”,并不是通行意义的大众词语
而是一个美学家个人界定的美学“概念”。他
将生理意义上的直觉范围向外延伸,强调直觉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这两种诗美学有其产生的现实根源,也有其历史渊源:
艾青诗美学儒家精神
朱光潜诗美学道家精神
蓝华增在其著作巜意境论》阐述这两种诗美学时
他的笔端明显流露出他的倾向性
其实,中国美学发展与研究
是绕不过朱光潜的!2018-8-4

        收藏2020-12-25 09:29:50 中国诗歌网
@ 陶渊明
        陶渊明今存诗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诗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及其死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到了唐代才开始受到推崇。
在东晋时,是三流诗人
到了唐代是二流诗人
宋代以后,是一流诗人 2018·9.17

@什么是“干预诗歌”
干预诗歌是基于内心良知和美好向往的,并非以直抒胸臆的表现形式,而是以诗歌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干预现实的诗歌体。2019-3-20

        楼主山子影 收藏2019-5-24 19:21:02 中国诗歌网
@ 梨花与白雪
        唐代岑参巜白雪歌》咏雪,全诗都是画,画绝了。
《白雪歌》———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万树梨花开”,美艳绝伦。不是梨花,却说是梨花。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电影蒙太奇手法。
        用梨花比雪,岑参是借了萧子显的。梁代萧子显的巜燕歌行》里有“洛阳梨花落如雪”句。后来,又被苏轼借了去,
倒转过来,用雪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画)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说)
如此借来借去,一样美好出奇。这里,读者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循环吟泳———
萧子显:
梨花比雪
岑参:
雪比梨花
苏轼:
梨花比雪 2019.5.2319:30临屏

       收藏2019-5-30 10:33:24 中国诗歌论坛
@ 流沙河的“诗中有画”
        流沙河先生在《流沙河诗话》(新星出版社)里说:
        “一首诗,就其结构而言,可以分为描写和叙述两部分。所谓描写,就是画。所谓叙述,就是说。画一画,说一说,一首诗就出来了。”
        流沙河说的大白话,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诗=画十话
        流沙河所说的“话”,离不开联想在形象思维中的作用。        流沙河诗学思想与艾青诗美学,可堪一比。
        艾青,朱光潜,流沙河三位,只有朱光潜排斥联想在诗的欣赏和创作的形象思想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艾青晚期诗篇创造的意境接近于朱光潜的“无我之境”,但他总是翘着一条“艾青式”的尾巴,即激情感。
        走进朱光潜的“无我之境”,犹如攀登珠峰。2019.5.3010:29

        山子影诗歌2020-03-20 20:2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 关于“挤韵”,与余元钱先生商榷
        余元钱先生在其《关于“挤韵”之云云》一文中说:押韵之戒,“唯‘戒挤韵’,似乎是近年网络流行后之所闻。”“笔者翻阅了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经典之著《汉语诗律学》,并无‘挤韵’一说。”余先生并举数例,说明古今名家名诗中的所谓“挤韵”并不罕见。其中一例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吴宫花草理幽径,晋代衣冠成丘。”、“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此诗【十一尤】韵,而“幽”“浮”也都在此韵,等等。余先生接着说,按所谓“挤韵”之说,均在所“戒”之列。然,千百年来,均无专家视其为疵,列为之“戒”。于是,余先生得出如下结论:
“此‘戒挤韵’之说,概念不清,逻辑混乱。‘戒落韵’、‘戒重韵’、‘戒僻韵’……均指韵脚之忌。而所谓‘挤韵’云云,则非指韵脚之种种所忌。实属于遣词擒字问题,当属伪命题。”
与余先生商讨。 笔者以为,“戒挤韵”并不是一个“伪命题。
“挤韵”,是一种客观存在,在一些诗作中常见。所谓“挤韵”,准确的说,就是韵脚的前一个字,用了同韵脚的同一个韵部的字。因近而挤(紧挨着的)。挤韵,常见的是韵脚前面的一个字与韵脚造成平仄通押。上例李白诗中的“幽”和“浮”与韵脚相隔较远,远离中心,何“挤”之有?虽有却很松驰。
挤韵,消减了诗韵的音色、音响,使诗味淡如水,明显的影响了诗性的表达和欣赏。所以,“挤韵”当戒之。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诗歌也是如此。我们不宜以古人的诗作作为道是云非的依据。
以上乃一孔之见,诚望有教之 2019-4-9

       山子影诗歌05-20 09:33 来自 微博
@ 曲笔
邯郸冬至夜思家 - 百度汉语
作者: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作者曲笔抒情,恰到好处的使得这首诗歌
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真切动人。2019-5-20

@ 读书笔记。与巜意境论》作者蓝华增先生商榷
        蓝华增先生在其著作《意境论》一书中,对比了艾青与朱光潜诗美学,将这种对比缩写为如下的公式:
诗=感觉之注入了思想与情感的形象凝结(艾青)
诗=直觉之见出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朱光潜)接着,作者指出:“这两个公式都以诗的本质特征———形象为基础,以感情为动因。然而二者往上却分道扬镳了。在艾青的诗美学中,“感觉”往上不仅与“情感”相连接,而且再往上更与“思想”相连接。就是说,“感觉”以“情感”为动因,以“思想”为内涵。朱光潜的诗美学却不然,“直觉”之上固然连接“情感”,再往上就空无一物了。”
        请读者留心蓝华增先生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朱光潜的“直觉”再往上,真的是“空无一物”了吗?不是!不是“空无一物”,而且琳琅满目。在这里,朱光潜在直觉的基础上,矗立起了抒情———作为形而上感悟的摩天大楼,得以强有力地作用于人类的心灵。这就是“美”,这就是创造。这座摩天大楼,空静明澈,无须装潢;一经“装潢”,“美”随即消失。
2019.5.2608:12

@古典格律诗与现代格律诗
        格律是古典诗歌的精华所在,是诗歌发展的规律性体现,是应该发扬而不应排斥,更是一万年也打不倒的。
        诗歌,应随时代发展。新时代的诗歌,应该具备新思想、新语言、新意境的三新境界。即由古典格律诗向现代格律诗转变。这种转变,应该是当代诗人的目标,也是当代诗人的责任,也即是一百多年来“诗界革命”的目标。目前,中国诗歌成新诗与旧体诗“二水分流”之势。当分流交汇之日,便是中国新体诗产生之时
        旧体新诗我都爱;我爱新诗胜旧体。2019.6.810:05临屏

        山子影诗歌2019-06-27 06:4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 早读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枕上诗书闲处好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宋 李清照
        李清照博学多才,尤工诗词。这首巜摊破浣溪沙》,是李清照的晚年词作。“莫分茶”,指病中的李清照细心服用中药,并注重精神疗法,枕上诗书,不时欣赏门前大自然的风光。晚年的李清照,孑然一身,走出丈夫病故的巨大痛苦,一反苍凉忧郁的常态,词作显得朴实、明快,充满积极乐观的情感。2019.6.25 08:03

@ 诗歌与哲学(一)
        诗歌离不开哲学的引导,哲学需要诗的语言表达。哲学管思维,诗歌管形象。哲学是含蓄的诗,诗是形象的哲学。哲学是人类智慧的诗章,诗是人类思维的花朵。
        诗歌是哲学亲密的朋友,同时也有着夫妻般的提携与默契 2019-7-25
注:2019年7月25日,笔者在中诗论坛诗评栏目发表《诗和民歌是可以融汇贯通的》一文(此文盖有“版主推荐”章,可全网百度搜索),“诗歌与哲学”是对歌未竟诗友跟帖的一个回复。

@ 读东坡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
           ———苏轼(1084年)
品味:东坡使事用典,巧妙的赞美李琪。2019.2.13

      中诗论坛-手机版  2019年5月20  全网
@海子的墓志铭
        1988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海子写下《夜色》———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这只有三行的短诗,以其高度浓缩的语言概括了他的一生;抒情语言果断响亮,质地纯净,节奏明快,
想像丰富且奇特。
        这首诗仿佛是镌刻在海子墓碑上的墓志铭,人们从中可以读出这位伟大诗人的痛苦和梦想。
海子!
完整源于破碎
分解的哲学产生变异———
戴上“诗歌”的王冠
没作成太阳
作成了月亮
海子的苦难
造就了
伟大诗人海子
诗歌,你的国 2019.5.2012:35
中华诗词、诗词家等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家联谊会会员,中华诗词家联谊会理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文学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1 )

主办:文朋诗友(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邮箱:bjwpsy@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