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方福光 于 2025-3-22 16:50 编辑
死于春天的美人太多,无须记住 组诗
骑上春风的马匹,抖动一路歌声
去遥远的山川,追寻美人沐浴的温泉汤池
见到春雾缭绕,贵妃和赵氏姐妹如此华丽美白
上苍甩下一匹长绸啊
铺展华丽的殿堂,在骊山和岭上荒原
春天将是所有玫瑰盛开的时节
而你的玫瑰,与诗人们一般祭天跪拜君王
你的倾听:虫鸟悦耳之声;江湖明亮之声
你的思想;你清醒的爱情之花怒放
屏风之后端坐美人美食仙果佳酒茗茶
在春山的尽头吟唱春天
人世间的荣光啊
迷醉所有诗友宾朋
而你的玫瑰,美人正在离去
美人钟情诗歌并不深爱诗人
唐朝宋朝的诗人们来了
饮茶饮酒喝咖啡的人诗歌不断地诵读
亭台楼阁边驶出红船坊
人人吟唱《长恨歌》《蝴蝶梦》《鸳鸯结》
《春花烂漫时》《爱情生北国》……
屈原与秋瑾舞剑
杜甫与李白斗酒
白居易与元稹扬笔斗诗篇
苏轼与秦观斗梦埋惠山
樊素和小蛮;朝云和秀英歌舞在梦里仙境
孟姜女李清照穆桂英秋瑾西施貂蝉又算得了什么
历史长河深厚而又肮脏,丰蕴而又腐臭
春风啊,把诗人吹拂得睁不开双眼
春风里啊,山泉水当作仙酒
喔!诗人的哭泣也成诗歌
化作春雨绵绵
江南烟雨,舞吟出美人背影悠悠
唯留白马船夫在江湖边仰天长嚎
山村诗人驾着牛车,疯了
这一块地方,尽管荒芜
曾经充满过丑恶灵魂
铭刻了千年岁月的骄傲
一颗心埋着火焰
栩栩的半身像
挂在土墙
世代积累的财富湮灭殆尽
高贵的襟怀
铺排岁月的书卷
琳琅满目的一垅垅庄稼
吐艳多少花蕾
零落的痕迹
荒凉的乡村
埋着幽暗芳香
山岗遍播丰饶的果子
木鼓敲响春天僻静的山坳
关上仁慈的大门
苍蝇念着经文,又象一篇悼词
于是,村庄因为诗人的出生
名声嘹亮,黄昏时诗人疯了
驾着牛车,冲下了山涯
诗人吊挂在弯脖子柳树上
像一个风干的果子,晃悠在春风里
黄土坡上一群羊朝他疯叫……
诗的珍珠,打磨了一个个世纪
晶莹皎洁的珠宝
埋身深不可测的土地和岩石
海底的历史,多少杀戮
殖民地上的奴隶命运
无人知晓雷动的鼓掌把海岛掀翻
隐瞒坎坷不幸的糟贱残踏
人类脆弱的生存地被乌云覆盖
掩饰天真羞愧的罪恶霸主
用拙劣的手段登上人间宝座
冻结别人的财富
侵吞别人的智慧
人世间的勾心斗角
在风和日暖的岁月
恬不红脸,锦上添花
笑眼里伪装自己丑迺
不顾存亡生死的朋友亲人
凌乱的灵魂,失去清醒
坟冢里依附富庶的亲人
远离钟情的怀抱,梦想伸向四面八方
婆娑的诗句躺过一个又一个世纪
珍珠般闪亮,在江河大海污泥里打磨
在一个午后隆起在坟墓
点燃树桠上碰落的露水
美好愿望博得别人的满场欢笑
内心的忧伤无处发作,一声声叹息
忧伤的心灵象蚌张开
滴出的血花凝聚成珍珠
才是最艳美的诗句
春风在江湖上滚过,掀动春潮鬼叫声声
屹立鹅鼻嘴公园山崖
眺望千年古渡黄田港
太多诗人名贤遗留的诗章在耳边回荡
奔腾在大江之畔闪烁光芒
抚摸水波闪烁生命之媚茇
琵琶女啊杜十娘在江湖里弹奏生活苦涩
梁红玉啊杨家女将在大江边哭干了清泪
京杭运河啊一轮轮在王朝中沉浮幻灭
多少英雄豪杰诗人美女成为冤魂仇敌
多少船夫河工如芦苇蒲草摇晃残躯
多少陶瓷瓦当沉埋泥潭深渊
汉风楚辞吴越韵腔呻吟不息
在江河湖汊游荡风雪雨霜的幽魂
疯子似的春天
瞎子似的秋天
太阳和明月在宫殿中交叠合欢
春风秋雨斗争中明媚与黑色残帘
青铜已经锈蚀,玉衣已然破碎
地宫的油灯怎会不灭
掏出运河底层几只陶翁,听它在风中诉说……
韩愈钟情的海螺
苏诗人钟爱的生蚝
王安石倾情的河蚌
白居易念念不忘的春天螺蛳
在春风里绝望地嚎叫……
它们或许是古代诗人的幽灵变幻
美景美食美人啊……在时光中屹立倒影
宫殿城池在刀光剑影中湮灭了
沉浮残渣和妖魔嚎叫的诗歌
诗人们捡拾的贝螺是古代权贵奴仆的残躯灵魂
诗人们烧烤它们,品尝它们曾经的丰满肥嫩
回忆曲曲生命哀歌;昂视世界碣碑丰华
智能平台……!
方福光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诗人,其诗歌创作融合个人经历与自然意象,形成独特的抒情风格。以下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品: 一、创作背景与文学成就- 文学成就:方福光已发表诗歌2000余首,出版《飞蛾之舞》《大篷车舞娘》等五部长篇小说,并担任江苏省作协会员1。
- 作品传播:其诗歌被中诗论坛等平台收录,如《养育诗人的不是高山和大海》入选2022年6月精华帖5。
二、诗歌主题与意象- 乡土与时代
- 常以故乡、高铁、丰收等意象展现城乡变迁,如“坐上家门口山冈边高铁列车/把诗歌装满行袋/去远方,传送故乡丰收民谣”1。
- 通过“谷堆”“广场乐舞”等场景描绘世俗生活的热闹与诗意升华1。
- 生命哲思
- 散文诗中多探讨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矛盾,如“江南的春天越来越短暂,一生更短暂;一江春水向东流……黄河之水东去不回头”2。
- 近年作品如《擎一盏诗歌的灯盏》以“油灯”“冰山”等隐喻文明长夜中的孤独追寻,展现对个体存在与精神自由的思考7。
三、风格特点- 口语化抒情:语言质朴直白,如“浊酒一杯杯啊/诗歌连篇吟/待日公鸡啼叫”1,兼具民歌的节奏感与生活气息。
- 意象密集:善用自然景物(云霞、暮雪、花果)与人文符号(青铜器、唐三彩)交织,构建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27。
- 哲理性升华:在具象描写中融入抽象思考,如将“篝火红遍”与“天地广阔万丈光芒”并置,呈现世俗狂欢与精神超越的双重意境17。
四、代表作品- 抒情短诗:《光芒铺盖的十月》《养育诗人的不是高山和大海》15
- 散文诗:《雨燕豪情向江河》《擎一盏诗歌的灯盏》27
方福光的诗歌既扎根现实又超越日常,通过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的交织,形成兼具地域特色与普世价值的艺术表达12。
|